摘要

调查萱草在大同古城墙周边带状绿地的应用、配植状况,记录萱草种类、种植面积、斑块形状、种植方式、应用形式,并从与萱草配植植物的种类、应用频度、观赏特征以及配植方式、群落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调查萱草应用的斑块样地68个,斑块总面积19808 m2,萱草总面积16883 m2,其中‘大同’黄花面积最大,北黄花菜、大花萱草‘、金娃娃’和‘红运’萱草种植面积较小。萱草应用方式主要是花境栽植;种植方式有片植和丛植2种。与萱草一同种植的风景树、绿篱、草本地被植物共有58种,应用频率较高的前10位是油松、铺地柏、山杏、山桃、山楂、丁香、水蜡、丝棉木、八宝景天、三七景天。分析与萱草一同种植植物的观赏特点,观赏季节主要在春、夏、秋三季;观赏部位占比观花>观叶>观果>观干;春季观赏以红色系为主,夏季观赏以绿色系为主,秋季观赏以黄色系为主。萱草应用植物群落垂直结构有2、3、4层,最常见的是3层“乔—灌—草”结构和4层“乔—灌—矮灌—草”结构,植物层次自然丰富。萱草斑块植物多样性显示,物种丰富度、物种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建议增加萱草和常绿植物的种类和应用数量,并强化大同黄花文化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