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明不同生态条件下移栽密度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以早熟杂交稻川作优8727、中熟杂交稻辐优838、迟熟杂交稻内6优107为材料,在四川德阳和泸州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移栽密度(D1.12万穴/hm2,D2.15万穴/hm2,D3.18万穴/hm2,D4.21万穴/hm2,D5.24万穴/hm2)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间杂交稻产量差异较大。德阳点不同熟期杂交稻平均产量为10.33t/hm2,较泸州点增产19.0%,其增产优势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每穗粒数、颖花量、结实率、干物质量和收获指数上。高密度(D5)条件下,德阳点川作优8727产量与辐优838、内6优107相比无显著下降,光能利用率显著高于辐优838、内6优107;泸州点川作优8727产量和光能利用率显著低于辐优838、内6优107。移栽密度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影响显著,随移栽密度增加,产量增加。德阳点D5处理杂交稻产量显著高于D1、D2、D3处理,与D4处理差异不显著;泸州点D5处理杂交稻产量显著高于D1、D2处理,与D3、D4处理差异不显著。可见,德阳点杂交稻适宜的移栽密度为21万~24万穴/hm2,泸州点适宜的移栽密度为18万~24万穴/hm2。
-
单位农业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