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诊断盆腔肿瘤时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回顾性方式将我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90例盆腔肿瘤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纳入研究,遵从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3组,其中组1(30例,行CT检查)、组2(30例,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组3(30例,行CT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3组的诊断结果。结果:在CT检查方式下,子宫肉瘤、子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以及卵巢良性肿瘤分别检出2(6.6%)、2(6.6%)、7(23.3%)、6(20.0%)、2(6.6%)、3(10.0%)例;在磁共振检查技术下分别检出3(10.0%)、1(3.3%)、7(23.3%)、8(26.6%)、1(3.3%)、4(13.3%)例;CT检查总检出率为73.3%,磁共振技术下总检出率为80.0%,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并无显著差异(P> 0.05)。而CT联合磁共振检查技术总检出率为96.6%,与上述两种技术的总检出率相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盆腔肿瘤疾病的诊断工作中,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和CT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但将磁共振成像和CT联合起来进行诊断,可有效提升盆腔肿瘤临床诊断准确率,进而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数据。

  • 单位
    盱眙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