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体检血清癌胚抗原(CEA)低水平增高人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非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EA随访结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7年5月期间因体检发现血清CEA低水平增高(5.0~9.9ng/ml)而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者70例,评价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以及在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中恶性肿瘤检出情况;18F-FDG PET/CT显像后,对非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EA进行随访分析,随访时间至少1年或血清CEA降至正常,观察血清CE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CEA低水平增高70例中,最终确诊恶性肿瘤12例(17.1%),包括肺癌5例、结肠癌3例、胰腺癌2例、胃癌1例及甲状腺髓样癌1例。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均≥50岁,男性与女性恶性肿瘤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18F-FDG PET/CT显像假阴性1例、假阳性2例,其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11/12)、96.6%(56/58)、95.7%(67/70)、84.6%(11/13)及98.2%(56/57)。恶性肿瘤组与非恶性肿瘤组血清CEA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对非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EA水平的随访显示,63.8%患者随访期间血清CEA降至正常;10.3%患者血清CEA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24.1%患者血清CEA保持稳定;1.7%患者血清CEA逐渐增高。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在体检血清CEA低水平增高人群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推荐应用于50岁以上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后非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EA大多会下降,部分患者可长时间保持稳定。
-
单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