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马利锋; 刘长山*
来源: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 37(07): 48-50.
DOI:10.16286/j.1003-5052.2022.07.016

摘要

川崎病为儿科常见的急性自限性疾病,以全身性血管炎为病理基础,可以导致患儿出现全身性出疹、发热等多种症状。川崎病多发于婴幼儿或学龄儿童,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症状以发热、结膜炎、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还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等心脏表现及间质性肺炎、无菌性脑膜炎、腹痛、呕吐、关节痛、关节炎等其他表现。目前川崎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治疗主要以免疫球蛋白治疗为主,避免患者逐步发展为冠状动脉瘤。我国对于川崎病的认知相对较晚,但随着医学研究不断深入,对川崎病临床疾病特征以及相关治疗有了较为客观的认知,意识到川崎病对于儿童身体健康的危害,川崎病持续进展会增加患儿后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目前,国内外临床中针对川崎病的临床症状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多种临床特征,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川崎病,减少误诊率,并积极探究了有效的治疗方法,认为可以从中西医两个角度治疗川崎病,现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了进一步开展川崎病临床治疗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临床对于川崎病临床症状特点的认识,并从阿司匹林、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中医治疗等多个角度分析川崎病临床治疗方法,以期为川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案。

  • 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