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评价已经成为组织获得价值合法性的源泉。从功能上看,大学评价作为价值塑造工具与治理手段同时存在,其象征意义超越了对组织行动的引导作用。实践中,通过对精英主义符号的生产,各类量化评价工具的流行引发了诸多“意外后果”,增强了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等级序列,部分大学又以超量的“象征性资本”进而占有更大资源。从结果上看,评价不仅可以为大学“镀金”,而且可以实现“吸金”的效果。量化评价机制的流行与大学治理在主体上的互斥带来的是高等教育的价值撕裂。只有明确评价机制的主体与供给方式,才能真正使评价引导大学实现良性发展。
-
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