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应用极速脉搏波技术评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12月—2021年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90例T2DM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63例和SCH组27例)与155例同期于体检中心检查的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开始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以及收缩末期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分析PWV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PWV的影响因素及其诊断T2DM合并SCH患者发生颈动脉弹性变化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SCH组PWV-BS[(7.36±0.85)m/s比(6.24±1.51)m/s]及PWV-ES[(10.11±0.97)m/s比(8.36±1.31)m/s]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PWV-BS、PWV-ES与T2DM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指标相关性良好(P<0.05):PWV-BS、PWV-ES均与年龄(r=0.355、0.305)、吸烟(r=0.281、0.263)、促甲状腺激素(r=0.402、0.579)、体重指数(r=0.318、0.037)、空腹血糖(r=0.497、0.432)、收缩压(r=0.628、0.361)、舒张压(r=0.495、0.378)、总胆固醇(r=0.350、0.242)、甘油三酯(r=0.265、0.281)及IMT(r=0.698、0.614)呈正相关(P均<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378、-0.413)呈负相关(P均<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WV-BS、PWV-ES的共同影响因素包括促甲状腺激素、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IMT(P均<0.05);PWV-ES预测T2DM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优于PWV-BS(96.3%比88.9%,61.9%比52.4%,P均<0.05);PWV-BS、PWV-ES的最佳阈值分别为6.36 m/s、8.72 m/s。结论 极速脉搏波技术可以检测出T2DM合并SCH患者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前血管弹性已经受损,PWV-ES和PWV-BS可作为预测指标指导临床早期干预动脉硬化的发展。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