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中国学习者悖论"的评价及其成因的解释众说纷纭,其主要原因不仅在于定量测量技术上的问题,还在于跨文化理解上的局限。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是李瑾的基于儒家文化的"美德导向说"。然而,诸多研究表明,美德导向的学习行为更有利于考试分数的提高而不是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首先论述了西方视角对中国学生的学习行为在理解、测量上的误区,并进行文化解读,然后以"大历史"视角对"悖论"问题进行追根溯源,提出"人口与资源冲突"是悖论现象的根源。最后,论文提出:信息化是超越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革命性力量,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补偿,是后发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良机。只有将"美德导向"的传统与"心智导向"的现代技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