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互联网型MSM使用"互联网+艾滋病综合预防服务体系"现状及特征分析

作者:程伟彬; 李顺铭; 古羽舟; 钟斐; 黄文婷; 罗业飞; 蔡衍珊; 何蔚云; 樊莉蕊; 赵宇腾; 徐慧芳*; 唐卫明
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9, 40(10): 1206-1211.

摘要

目的分析广州市互联网型MSM对"互联网+"艾滋病综合预防服务体系(互联网干预工具)的评价及其使用者的行为特征, 为推广互联网干预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 在2018年8-9月通过互联网招募MSM, 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对互联网干预工具的评价及使用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互联网干预服务工具使用者行为特征的关联情况、互联网干预服务核心用户与非核心用户行为特征的差异。结果共纳入互联网型MSM 777人, 互联网干预工具的核心用户638人(占82.1%)。MSM对互联网干预工具的满意度高, 超过80.0%使用者认为互联网干预工具对了解艾滋病知识、养成HIV检测习惯、减少危险行为均有帮助。与未使用者相比, 互联网干预工具使用者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的风险高1.50~1.86倍;发生过男男商业性行为的风险高11.60~21.21倍;发生无保护阴道交的风险高13.62~20.67倍。互联网干预工具的核心用户与非核心用户相比较, 做过HIV检测的比例为96.6%比74.8%(aOR=8.80, 95%CI:4.85~15.97), 定期做HIV检测的比例为56.4%比22.3%(aOR=4.54, 95%CI:2.94~7.02),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6.2%比80.6%(aOR=1.75, 95%CI:1.06~2.89)。结论广州市互联网型MSM对互联网干预工具的接受度较高, 满意度较好。互联网干预工具可针对互联网型MSM中存在高危行为者, 提高其对HIV风险认知和促进HIV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