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侧推椎体内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隐匿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民航总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隐匿性骨折患者68例,侧推组40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分级上无统计学差异。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水泥注入量以及骨水泥分布情况评价侧推的临床效果;采用术后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VAS)评价手术效果;测量对比Cobb角以及椎体前缘的椎体高度(vertebral height, VH)评价脊柱畸形的矫正效果。结果 骨水泥注入量和分布侧推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侧推组术后3 d与对照组VA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侧推组和对照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H侧推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bb角术后12个月侧推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隐匿性骨折,椎体骨水泥注入量大且骨水泥分布状况良好,术后患者疼痛缓解显著,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及Cobb角得到矫正,术后恢复快,可取得满意的中远期疗效,同时显著预防椎体进一步塌陷及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

  • 单位
    民航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