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转换型被动陆缘盆地油气不断发现逐渐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赤道大西洋被动陆缘为例,从被动陆缘深部陆缘结构与盆地充填耦合的角度,揭示了赤道段转换型陆缘盆地形成演化及沉积充填特点。研究表明赤道大西洋两岸陆缘洋-陆过渡带与转换断裂之间夹角(倾斜度)变化明显与深部陆缘结构密切相关,随着倾斜度增大,依次划分为转换型、斜交转换型和离散型陆缘。转换型陆缘往往缺失远端带和剥露带,且倾斜度越小,细颈化带越窄,形成窄且陡的大陆坡。赤道大西洋陆缘盆地演化可划分前转换陆内裂谷阶段、同转换陆间断坳阶段、后转换陆缘阶段,分别对应于裂陷层、坳陷层和陆缘层。前转换陆内裂陷阶段沉积充填受盆地先存断裂、转换断裂以及区域古地理背景等因素控制,沉积环境以陆相断陷湖盆沉积为主,同转换陆间断坳阶段逐渐从滨岸平原向滨浅海环境演变。至后转换陆缘阶段,逐渐形成稳定的陆架陆坡及深海环境,沉积充填差异与陆架陆坡古地貌及沉积物供给密切相关,窄陆架陡陆坡容易形成坡底扇,而宽缓陆坡则容易形成斜坡扇,缺少物源区则形成碳酸盐台地。赤道大西洋两岸陆缘盆地由于板块边界条件、区域构造应力、深部基底属性及先存构造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赤道两岸陆缘盆地发育演化也存在一定差异,但转换断裂演化明显控制陆缘盆地深部岩石圈结构和盆内沉积充填。研究成果对转换型陆缘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