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方"如何参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是一个有待深入开掘的话题。"地方"不应狭隘地理解为作家的出生地,而应看作文学的"在地性"。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特性,受到"在地性"的影响,文学史叙述应重视文学的"在地性"。提出"地方路径",应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空间结构,把"地方"作为研究的路径、方法和认知"装置",阐发"地方"的丛聚、转移、选择、伸缩等多重特性和交互关系,发掘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理论价值,重绘中国现代文学的空间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