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汉代以来升麻的临床用量规律及原因,并分析其量效关系,为升麻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历代升麻剂量数据库,分别按历史朝代汇总升麻临床用量的研究结果,归纳升麻的最小用量、最大用量、最常用量及其范围,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升麻用量作比较。从中总结升麻历代用量变化规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用量变化的原因及量效关系。结果:从汉至唐宋,升麻的常用量范围有所拓宽,金元时期以后常用量范围明显缩窄,以小剂量为主。升麻历代最大用量波动较大,最小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用量大致规律为至金元时期明显下降后基本保持稳定。结论:升麻大剂量(15~30g)发挥清热解毒的作用,中剂量(5~15g)用以发表透疹,小剂量(2g左右)起升举阳气之效,根据病症不同,可拓宽用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