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身心症状及前扣带回皮层(ACC)中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穴位对IBS的疗效差异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新生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印堂组和大椎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均制备IBS模型。2月龄时,两电针组给予电针刺激,每次20 min,隔日1次,共5次。治疗结束后,采用腹部回撤反射(AWR)评估肠道敏感性;旷场试验(OFT)评估大鼠的精神行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CC中NMDA受体(NR1、NR2A、NR2B)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多(P <0.01),水平和垂直运动次数明显减少(P <0.01),NR1、NR2A、NR2B的表达均增加(P <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印堂组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收缩波个数减少(P <0.01),水平和垂直运动次数均明显增多(P <0.01),NR1、NR2A、NR2B的表达降低(P <0.05),大椎组的潜伏期延长(P <0.05),NR1、NR2B的表达降低(P <0.05);与印堂组比较,大椎组的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多(P <0.01),水平运动次数明显减少(P <0.01)。结论电针"印堂""大椎"穴均可有效改善IBS模型大鼠的抑郁样精神状态,但电针"印堂"穴的效应更佳,且二者对NR2A的阳性表达亦存在差异。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