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非瓣膜性心脏病房颤(non-valvular heart disease persistant atrial fibrillation)患者粗颤波(coarse wave)与细颤波(fine wave)在并发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 CI)风险中的差异,进一步探明f波波幅大小在预测脑栓塞风险中的价值。方法:将102例非瓣膜性心脏病持续性房颤患者,测定V1导联f波波幅大小,以是否发生脑梗塞分为:粗颤波组(fV1≥1mm)(41例)及细颤波组(fV1<lmm)(61例);分别测定脂蛋白(a)、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分别在两组中比较,相关指标比照是否发生脑梗塞事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非瓣膜性心脏病持续性房颤患者两组间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水平、年龄、细颤差异有显著性(P<0.05),凝血酶原时间仅在脑血管事件的分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以上观测指标均与脑梗塞发生具有相关性。结论:非瓣膜性心脏病房颤患者,细颤较粗颤凝血系统激活程度更为明显,脑梗塞发生率高于粗颤波组;f波波幅大小的测定在评枯非瓣膜性心脏病房颤患者脑栓塞风险中可能具有参考价值。

  • 单位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