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构建材料表面微纳结构联合涂覆抗菌肽提升钛金属抗菌性能的可行性。方法取钛片进行喷砂酸蚀(sandblasted large-grit acid-etched,SLA)及碱热处理(alkali-heat treatment,AHT),构建微纳结构;然后表面旋涂10、30、50、70、90μg抗菌肽聚合物。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前后钛片表面形貌,能谱仪分析表面C、N、O、Ti 4种元素含量比例。将表面载有不同量抗菌肽聚合物的钛片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液共培养,24 h后观察抑菌圈形成情况,并测量抑菌圈直径。另将处理前、SLA处理、SLA+AHT处理、载有90μg抗菌肽聚合物的钛片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共培养,3 h后扫描电镜观察两种细菌在材料表面的黏附情况,3、6、9、12、24 h测量菌液吸光度(A)值,评价钛片抗菌效果。结果扫描电镜下观察,SLA+AHT处理钛片表面构建包含微米及纳米级孔洞的多级结构;旋涂抗菌肽聚合物后表面孔径<200 nm的孔洞几乎已被覆盖。元素分析显示,随着抗菌肽聚合物旋涂量的增加,C元素含量不断增加;但直至含量达70μg时才检测到N元素。培养24 h后,载有不同量抗菌肽聚合物钛片周围均出现明显抑菌圈,其中90μg钛片大于其余钛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实验结果显示,载抗菌肽聚合物的钛片表面细菌黏附量较其余钛片明显减少,菌液A值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材料表面制备微纳结构并涂覆抗菌肽,可赋予钛金属表面优良的抗菌性能。
-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