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检测性早熟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和相关血清指标水平,分析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儿科随访的具有性早熟史的219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童112例(性早熟女童组),男童107例(性早熟男童组),另选取同期生长、发育正常的健康男童和健康女童各100例,分别为对照男童组和对照女童组。测量不同分组儿童的身高和体质量,计算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和体质指数(BMI),检测骨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 对照男童组的年龄、身高、HtSDS及骨龄分别为(16.67±1.95)岁、(173.12±9.21)cm、(0.26±0.29)及(16.17±0.43)岁;性早熟男童组的年龄、身高、HtSDS及骨龄分别为(16.79±2.03)岁、(164.74±6.04)cm、(-1.13±0.56)及(16.48±0.02)岁。对照女童组的年龄、身高、HtSDS及骨龄分别为(16.55±1.89)岁、(162.32±8.29)cm、(0.32±0.31)及(14.76±0.24)岁;性早熟女童组的年龄、身高、HtSDS及骨龄分别为(16.73±1.81)岁、(149.38±5.15)cm、(-1.82±0.82)及(14.99±0.01)岁。对照男童组和性早熟男童组的年龄、骨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男童组和性早熟男童组的身高、HtSD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女童组和性早熟女童组的年龄、骨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女童组和性早熟女童组的身高、HtSD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早熟男童组和性早熟女童组的HtSD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男童组和性早熟男童组的血清IGF-1、IGFBP-3、FT3、FT4及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女童组和性早熟女童组的血清FT3、FT4及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女童组和性早熟女童组的血清IGF-1、IGFBP-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早熟女童中,肥胖人数41例,占36.61%;性早熟男童中,肥胖人数21例,占19.63%。对照男童组、性早熟男童正常体质量组及性早熟男童肥胖组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男童组、性早熟男童正常体质量组及性早熟男童肥胖组的体质量、身高及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早熟男童肥胖组的体质量最高,身高最低,BMI最高。对照女童组、性早熟女童正常体质量组及性早熟女童肥胖组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女童组、性早熟女童正常体质量组及性早熟女童肥胖组的体质量、身高及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早熟女童肥胖组的体质量最高,身高最低,BMI最高。结论 生长激素减少和肥胖是导致性早熟女童HtSDS显著低于性早熟男童的重要因素,原因可能是女童具有更高的内分泌疾病发生率。可对这些性早熟儿童(特别是女童)从出生起进行内分泌随访,以确保及时发现和治疗性早熟、生长激素缺乏或肥胖,从而获得更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