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准自然实验,选择疫情前后我国债券市场数据,研究金融政策竞争中性原则实现情况及其途径。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在疫情期间明显降低,金融政策的竞争中性得到进一步体现;那些为供应链上下游提供商业信用支持的民营企业,其融资成本降低幅度更大。同时,疫情期间一些应急性融资工具也向民营企业倾斜,更有利于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进一步检验发现,供应链上下游受影响程度越严重、为上下游提供的商业信用期限越长,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幅度越大;疫情期间的金融政策并没有导致民营企业出现"脱实向虚"现象,反而降低了其金融化水平、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对民营企业不愿贷、不敢贷的现象并不等于金融政策存在非竞争中性,而是源于金融机构在执行层面的顾虑,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推出的金融政策有效缓解了信贷市场执行层面的这一顾虑。本文研究结论从金融政策竞争中性出发,为给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提供了有益启示。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