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环境、阴道免疫状态、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泉州市泉港区医院妇科收治的242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查,根据TCT结果分为宫颈炎、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宫颈鱗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同期入组100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均进行阴道微生态环境评估,比较各组菌群密集度[1 (+)或4 (+)]、菌群失调、革兰阳性大杆菌感染(+)、白细胞酯酶(LE)(+)及凝固酶(GADP)(+)、pH>4.5、过氧化氢(H2O2)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阴道冲洗液进行相关免疫因子检测,包括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lgA)、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HPV感染情况。结果宫颈炎组、LSIL组、HSIL组、SCC组和健康对照组年龄≥50岁、绝经、吸烟、饮酒、高中以下、孕次≥2、产次≥2和每周性生活次数≥2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炎组、LSIL组、HSIL组、SCC组、健康对照组HPV阳性率分别为27.00%、60.38%、74.58%、86.96%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C组HPV阳性率高于其余病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炎组、LSIL组、HSIL组、SCC组和健康对照组菌群密集度[1 (+)或4 (+)]、革兰阳性大杆菌感染(+)、菌群失调、LE (+)、GADP (+)、pH>4.5、H2O2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组菌群密集度[1 (+)或4 (+)]、菌群失调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组,革兰阳性大杆菌感染(+)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各组,LE (+)、GADP (+)和H2O2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H>4.5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LE (+)、GADP (+)、pH>4.5和H2O2比例低于宫颈炎组,H2O2比例低于LSI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炎组、LSIL组、HSIL组、SCC组和健康对照组阴道灌洗液中slgA、IgG、IL-2、IL-4、IL-1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组slgA、IL-2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IgG、IL-4、IL-10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PV感染、IgG水平增高、GADP (+)、IL-4水平升高和IL-10水平升高均是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slgA、IL-2水平升高均是宫颈病变的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环境、阴道免疫状态、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