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白芷总香豆素治疗原发性痛经(PDM)的疗效,并揭示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缩宫素诱导的原发性小鼠痛经模型,以注射催产素后30 min内扭体次数和扭体潜伏期为主要观测指标,考察白芷总香豆素的镇痛作用。使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察白芷总香豆素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子宫收缩频率和幅度的影响及对缩宫素所致正常小鼠子宫平滑肌痉挛的对抗作用。测定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β-内啡肽,子宫组织前列腺素F2α(PGF2α)、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白芷总香豆素可通过降低PDM模型小鼠的扭体反应并呈剂量依赖性地显示镇痛活性,同时可明显减少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降低收缩幅度。白芷总香豆素对缩宫素诱发正常小鼠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芷总香豆素也能显著降低子宫组织中PGF2α的含量,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升高子宫组织中6-keto-PGF1α/TXB2水平,提高血清GSH-Px,SOD的活力及血浆β-内啡肽含量。结论:白芷总香豆素能有效改善实验性PDM,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降低PGF2α水平,升高6-keto-PGF1α/TXB2水平及β-内啡肽含量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