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与单纯GBR应用于水平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需先行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A组)为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GBR,对照组(B组)为单纯GBR。在术前(T0)、术后即刻(T1)和术后6个月(T2)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测量植骨区不同位点的牙槽嵴宽度,评价两组成功率、骨增量、骨吸收率和VAS疼痛评分。结果 植骨术后6个月,两组成功率均为100%;骨宽度均明显增加,在嵴顶下1 mm和3 mm处A组相较B组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嵴顶下6 mm和9 mm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吸收率A组较B组在嵴顶下1 mm、3 mm和6 mm处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嵴顶下9 mm处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严重水平向骨缺损,应用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GBR较单纯GBR在嵴顶和中段处吸收率低,可获得更佳的骨嵴顶轮廓。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