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普安四球茶(Camellia tetracocca Zhang)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罗雯; 陈艳艳; 尹世华; 王莉飞; 黄晓霞; 耿芳; 程小毛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2, 44(01): 74-85.
DOI:10.13836/j.jjau.2022009

摘要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分析普安四球茶的遗传多样性,为今后四球茶的保护、育种及利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22对EST-SSR引物分析贵州普安的4个不同居群的141份四球茶(Camellia tetracocca Zhang)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结构。【结果】22对EST-SSR引物共扩增出72条多态性谱带,物种水平上,观测等位基因(Na)的数值最小为3.000 0,分别是CsEMS147、CsEMS148、CsEMS152和CsEMS194,最大为6.000 0,是CsEMS27和CsEMS117,平均为4.227 3;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最小值为1.647 3,是CsEMS152,最大值为3.798 1,是CsEMS117,平均2.787 4;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在0.684 6(CsEMS152)~1.505 9(CsEMS117),变幅0.8213,变化范围较大,平均Shannon指数为1.145 4,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是0.622 7,范围在0.392 9(CsEMS152)~0.736 7(CsEMS117);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13.3%~78.69%,平均为64.38%,说明普安四球茶树居群遗传多样性高。通过POPGENE分析得到居群内近交系数Fis为0.129 3,居群分化系数Fst仅为0.046,基因流Nm为5.085 3,说明普安四球茶树遗传变异主要分布于其居群内部,基因交流丰富。分子差异分析表明,四球茶树居群的遗传变异7%发生在居群间,93%发生在居群内。遗传相似系数为0.838 0~0.943 8,平均值为0.898,遗传距离在0.057 8~0.176 7,平均值为0.108 4。以遗传相似度为阈值,对普安四球茶不同居群进行UPGMA聚类分析得到野生型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遗传相似度最高,栽培型茶树和千年野生型古茶树遗传相似度最低,与POPGENE分析得到的不同居群遗传相似性和遗传距离结果一致。STRUCTURE和PCA分析,得到四球茶居群间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分化明显。【结论】普安四球茶树居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个居群间遗传分化明显,亲缘关系较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