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3氧化法处理四氰基镍(Ⅱ)酸钾废水的研究

作者:赵瑶瑶; 孙贤波*; 刘勇弟; 杨林; 王英华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8, 40(11): 1289-1293.
DOI:10.15985/j.cnki.1001-3865.2018.11.018

摘要

为有效去除电镀废水中产生的四氰基镍(Ⅱ)酸钾,使总氰和镍同时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3总氰质量浓度小于等于0.2mg/L、镍质量浓度小于等于0.1mg/L的要求,采用O3氧化法对50mg/L左右的四氰基镍(Ⅱ)酸钾废水进行处理,分别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pH、O3浓度、FeCl3以及有机物的存在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O3质量浓度为2.0mg/L时,反应进行至10.0min,总氰和镍均可达标。初始pH对废水中总氰和镍的去除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初始pH增加,去除效果变好。O3浓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很大,随着浓度的提高,去除速率明显加快。O3浓度过低会导致镍无法达标。FeCl3的存在对污染物的去除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使总氰和镍在8.0min时同时达标。有机物的存在对镍的去除影响较大,部分情况下无法达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