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确沉积环境演化与岩相类型、有机质富集特征的响应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为了揭示长岭凹陷青一段细粒沉积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的垂向变化规律,明确青一段典型细粒沉积的有机质差异富集过程。【方法】开展显微薄片、主/微量元素测试等分析实验,结合研究区地质资料,分析了典型岩相类型与其古沉积环境,阐述了不同古沉积环境影响下,典型细粒沉积有机质差异富集机制。【结果】研究表明,长岭凹陷青一段下部、中部、上部主要发育的细粒沉积岩岩相类型分别为中有机质块状混合质细粒沉积岩相、高有机质纹层状/层状长英质细粒沉积岩相、低有机质块状黏土质细粒沉积岩相。目的层位在垂向上的古气候、陆源输入程度、古生产力、古盐度及古氧相的演化具有明显阶段性,共同影响着垂向上不同岩相的有机质富集机制,其中,下部为中古生产力—中保存条件—强絮凝沉积的有机质富集机制,中部为高古生产力—高保存条件—弱絮凝沉积的有机质富集机制,上部为低古生产力—高保存条件—强絮凝沉积的有机质富集机制。【结论】该地区青一段细粒沉积岩有机质的差异富集机制的建立,为其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形成机制提供新思路,并为长岭凹陷青一段非常规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