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兴起于21世纪初的“第三波”生态批评开始关注“民族”问题。然而,以西方——特别是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生态批评话语中的“民族”产生于其自身的社会、政治、历史与文化语境,有其特定的意识形态意涵。生态批评在中国借重西方理论话语,方兴未艾。但中国语境中的“民族”在历史上有其自身的演变逻辑,在近代被强行纳入普世化的西方“民族-国家”体系,并经历社会主义实践改造,与西方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生态环境在此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建构与形塑作用。本文旨在从比较的视野来厘清西方与中国生态批评话语中自然环境与民族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背后的思想形态,提出审视该议题时历史化、政治化、语境化的必要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