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淋巴细胞数与宫颈癌预后关系

作者:郑丹; 袁志平; 牟华平; 李晓明; 张川利; 王立帅; 王秋
来源: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06): 988-989.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数与宫颈癌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3年1月在我院或外院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诊为宫颈鳞癌、腺癌或腺鳞癌,按照FIGO分期为ⅠB2-ⅣA期的患者,外放疗采用三维适形3DCRT或者调强放疗IMRT,患者接受外放疗4656Gy(淋巴结阳性患者采用同步加量技术),单次1.82Gy,共2528次,腔内放疗剂量2530Gy,单次56Gy,8周内完成放疗。放疗期间同时予以每周单药顺铂40mg/m2化疗,共6周期。由妇科医师对FIGOⅠB2-ⅡB期的患者进行评估,有条件手术者在CCRT完成后4周内行根治性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患者年龄2679(平均52岁)。结果所有患者行CCRT+手术,84.4%为鳞癌。治疗前基线p LYM中位值1.48×109/L,基线p LYM<1.48×109/L和≥1.48×109/L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0个月,56.5个月;3年OS分别为76.1%,93.4%;5年OS分别为52.3%,80.4%(P<0.001)。CCRT完成后2周p LYM中位值1.33×109/L,p LYM<1.33×109/L和p LYM≥1.33×109/L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8.0个月,60.0个月;3年OS分别为71.5%,94.2%;5年OS分别为49.3%,80.7%(P<0.001)。结论 p LYM可以作为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较高水平的基线p LYM和治疗后p LYM水平升高的患者预后较好。

  • 单位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