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误诊1例

作者:巩磊; 李莹*; 肖瑛; 董嫱
来源: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 40(08): 751-752.
DOI:10.3760/cma.j.cn115989-20200419-00270

摘要

患者, 女, 20岁, 2010—2012年因双眼持续眼红和异物感多次在不同医院就诊, 均诊断为变应性结膜炎, 用地塞米松、环孢素、普拉洛芬、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及地塞米松注射液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球周注射, 效果不佳且逐渐加重, 最终双眼睑、球结膜被覆约1 mm厚的舌形暗红色鱼肉样组织, 无出血及渗出(图1)。患者于2013年4月在济南市历下区人民医院眼科经专家会诊建议转诊北京协和医院, 5月经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淋巴瘤诊断研究中心会诊并行病理检查, 可见结膜表面被覆复层上皮, 上皮下大量淋巴细胞聚集, 细胞小而单一, 弥漫分布, 核圆形或椭圆形, 核仁不明显, 核分裂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CD20和CD79a弥漫阳性, CD5阴性, CD3散在阳性(图2)。病理诊断:(眼结膜)非霍奇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建议行局部放射治疗。眼眶CT平扫示双眼眼睑下软组织增厚, 最厚处约0.85 cm, 双侧基本对称。PET-CT检查结果提示眼睑淋巴瘤, 伴氟代脱氧葡萄糖高代谢(眼睑皮肤略增厚, 呈片状不均质放射性摄取增高, 最高SUV 4.0, 以右侧为著), 全身检查相关指标正常。2013年7月24日至8月16日患者以结膜B细胞淋巴瘤在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接受双眼放射疗法, 剂量为DT 3 600 cGy/18 f, 每天1次, 每周5次, 治疗期间眶周照射野皮肤发红, 角膜上皮水肿, 结膜表面仍覆盖淡红色鱼肉样组织, 给予抗生素滴眼液及眼膏点眼。出院时双眼视力0.5, 双眼角膜上皮弥漫点状浸润, 上下眼睑仍呈现鱼肉状组织, 边界不清。给予角膜营养药物局部应用, 2周后角膜上皮正常, 停用药物。治疗后1个月复诊, 双眼视力1.0, 角膜透明, 上下眼睑肿瘤组织消退, 结膜略充血(图3)。出院后1年复诊, 双眼未见明显异常, 18个月双眼矫正视力0.5, 晶状体混浊, 行双眼白内障摘出术, 术后恢复良好。患者于2018年生育一子, 母子均健康, 肿瘤未复发, 无其他并发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