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3D和2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性因子和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接受肺叶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3D组实施3D电视胸腔镜手术,2D组实施2D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均实施肺叶切除术。观测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炎性因子(CRP、TNF-α、IL-6、IL-8)及应激水平(ACTH、P物质、生长激素、皮质醇)变化比较,评估近期预后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3D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优于2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5、3.380、2.580、3.100,P均<0.01);胸腔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 d CRP、TNF-α、IL-6、IL-8均升高,术后3 d较术后1 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较2D组术后1 d、3 d炎性因子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 d:t=3.229、5.120、12.153、2.574,P均<0.01;术后3 d:t=8.496、4.045、2.404、12.781,P均<0.01)。2组术后ACTH、P物质、生长激素、皮质醇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组升高较3D组更加明显(术后1 d:t=2.343、3.195、2.692、2.258,P<0.05;术后3 d:t=2.577、11.627、2.237、2.198,P<0.05)。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无死亡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2D组相比,3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改善围术期指标,明显减轻术后炎性反应和应激反应,对机体损伤较小。

  • 单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