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血压节律异常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原琳; 田轶伦; 聂绍平
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 9(05): 545-549.
DOI:10.3969/j.issn.1674-4055.2017.05.08

摘要

目的探讨昼夜血压节律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IDCM)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连续登记了106例自2011年1月2015年2月间于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NIDCM患者。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程度(%NBPF),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杓型组(%NBPF≥10)23例,非杓型组(0≤%NBPF<10)61例,夜间血压上升组(上升组)(%NBPF<0)22例。观察比较患者一般情况,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并进行生存分析及探讨昼夜节律性血压模型的决定因素。结果上升组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最高[杓型:(0.78±0.20)mg/dl vs.非杓型组(0.85±0.21)mg/dl vs.上升组(0.99±0.23)mg/dl;P=0.006]。在存活率分析上来看,夜间血压上升患者心脏相关的死亡率最高(10g-rank,P=0.001),是独立的心脏相关死亡的预测因子(风险比,12.6;95%CI:1.76253;P=0.01)。多变量分析显示24 h尿(24h U-NE)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和血清肌酐水平中都是%NBPF独立决定因子(调整后R2=0.20;24h U-NE,P=0.0001;血清肌酐,P=0.04)。结论夜间血压上升与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不良预后有联系,评价昼夜血压节律简况可能会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风险分层有较好的帮助。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