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一个三岁的小孩在一个黑屋子里,那小孩喊:阿姨,你和我说话,我害怕。阿姨说:你又看不见我,我说话有什么用呢?小孩说:你和我说话,就有了光。这个经典简短的故事却寓意深远:孩子活在一个有回应的环境里,那么就意味着孩子活在光里;而如果活在一个没有回应的环境里,孩子就如同活在看不见希望的绝境里。同理可见,我们的学生个体内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那些能让生命绽放光彩的差异之光是客观存在的,然而,我们很多教师虽然认可这一观点却不愿意花时间或者说迫于烦琐的教学事务,没有时间去测查和研究学生的差异。有的教案中虽然有差异的内容,但看不出差异教学策略具体体现在何处,甚至在教学中想当然,以简单的成绩优劣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对待,这显然是违背差异教育的初衷的,这样的课堂中孩子们的差异之光如何彰显?而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积极测查学生的差异,及时反馈与调节教学,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这样"有回应"的课堂无疑是充满"生命之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