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歧视知觉、社交焦虑、自我同情对流动儿童手机成瘾的作用机制。方法:以580名流动儿童为对象,采用歧视知觉问卷、社交焦虑问卷、自我同情量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进行为期一年的两次追踪调查。结果:(1)歧视知觉可以正向预测一年后的流动儿童手机成瘾。(2)社交焦虑在歧视知觉和流动儿童手机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同情在中介效应的前半段,即歧视知觉对社交焦虑的效应中起调节作用,间接效应对于高自我同情的个体不显著,对于低自我同情的个体显著。结论:歧视知觉能够通过社交焦虑影响一年后的流动儿童手机成瘾,且这一关系受到自我同情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