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及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7月在本院接受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107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的不同时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于产后61~74 d进行治疗;观察组54例,于产后44~57 d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产后盆底功能、阴道肌电压、阴道肌张力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盆底收缩压(57.68±3.86)cmH2O、静息压(52.71±3.13)cmH2O、盆底肌最大肌电位置(11.97±0.96)μV、阴道肌电压(23.15±3.03)cmH2O、阴道肌张力(136.56±11.09)μV,均高于对照组的(42.86±4.01)cmH2O、(46.66±3.16)cmH2O、(9.35±1.01)μV、(21.03±3.17)cmH2O、(128.74±13.73)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脱落、直肠脱垂、膀胱脱垂及尿失禁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9.26%)低于对照组(2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39)。结论于产后44~57 d进行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盆底肌力,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 单位
    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