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SAP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依病情按照相关诊疗规范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 根据患者不同的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Ranson评分的差异;以24 h为1个观察日, 分别记录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入院后第1个24 h、第2个24 h、第3个24 h的液体入量、出量、净平衡情况, 并计算第1个24 h液体入量与72 h液体总入量的比值(FV24 h-1 st), 以33%为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达到FV24 h-1 st>33%的比例。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 分析SAP患者早期液体平衡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共纳入89例患者, 死亡组41例, 存活组48例。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时死亡组与存活组年龄(岁:57.6±15.2比49.5±15.2)、性别(男性:61.0%比54.2%)、APACHEⅡ评分(分:18.0±2.4比17.3±2.3)和Ranson评分(分:6.3±1.4比5.9±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入ICU后第1个24 h、第2个24 h、第3个24 h的液体入量明显高于存活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L:4 138±832比3 535±1 058, 3 883±729比3 324±516, 3 786±490比3 212±609, 均P<0.05), 且死亡组第1个24 h的液体入量>4 100 mL。经治疗后死亡组入ICU后3个24 h段液体出量有增多的趋势, 但仍低于存活组入院后3个24 h段的液体出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L:1 242±465比1 795±819, 1 536±579比2 080±524, 1 610±585比2 932±752, 均P<0.01)。由于死亡组入ICU后3个24 h段液体总入量均高于存活组, 液体总出量均低于存活组, 最终死亡组3个24 h段液体净平衡仍高于存活组(mL:2 896±782比1 740±725, 2 347±459比1 243±795, 2 176±807比338±289, 均P<0.01)。死亡组与存活组FV24 h-1 st>33%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1%(23/41)比54.2%(26/48), P>0.05〕。结论液体复苏是早期救治SAP的重要手段, 但也存在诸多的不良反应, 患者入院后24~72 h内液体的入量、出量、净平衡和FV24 h-1 st等液体复苏指标与SAP患者的预后有关, 可作为评估SAP预后的指标。优化的液体复苏策略能更好地改善SAP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