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40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手术指标[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及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总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FVC(2.96±0.22)L、FEV1(1.92±0.97)L、FEV1/FVC(74.71±8.72)%高于对照组的(2.33±0.18)L、(1.47±0.59)L、(65.87±8.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CC、CEA、NSE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SCC(1.22±0.17)μg/L、CEA(4.14±0.53)μg/L、NSE(13.33±1.65)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2.03±0.36)μg/L、(7.12±1.55)μg/L、(15.78±2.3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09.52±9.26)min、引流管放置时间(3.11±0.41)d、总住院时间(7.19±1.25)d短于对照组的(150.79±13.38)min、(5.09±0.82)d、(15.44±3.21)d,总出血量(120.32±10.12)ml少于对照组的(240.46±15.3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SAS评分(15.46±1.82)分、SDS评分(14.69±1.73)分低于对照组的(28.79±2.25)、(27.74±2.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195/200),高于对照组的90.00%(180/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通过给予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加以治疗,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手术指标等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及恢复时间均大幅缩短,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得以有效缓解,且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具有更强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推荐临床积极采纳并推广应用。

  • 单位
    菏泽市立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