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唯物史观的基础是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活动,工业发展水平是人类与自然交换水平的呈现,工业生产是人本质力量的显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对工业生产的分析,蕴含着对不同时期的工业发展的历史阐释。按照马克思对工业生产思想研究的历史分期,工业生产思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展示出不同的特征,涉及物质生产方式、人的主体力量、工厂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批判以及生产工具的演化等范畴,这构成了马克思工业生产思想内涵的丰富性,马克思借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分析,完成了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科学说明。因此,科学把握马克思工业生产思想及其哲学意蕴,需要回到马克思经济哲学中构建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从而才能为中国工业化道路提供借鉴。本文基于对工业生产思想的再分析以及对工业生产思想所发挥的物质性生产力量的再思考,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制度和工厂制度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工业生产能够调整社会结构,推动人与社会的发展,揭示了资本增殖的本质和劳动异化特征,进而得出马克思工业生产思想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现实启示,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做好人才培育工作,并把握好当今世界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契机。
-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