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在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干预对PCI术相关心肌损伤及4a型心肌梗死的作用。方法:最终纳入进行择期PCI手术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46例,随机分为RIPC组(n=175)、对照组(n=171)。RIPC组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PCI术前2 h给予RIPC干预,监测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16 h hs-cTnI的水平。结果:RIPC组与对照组患者PCI术前hs 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2(0.00, 0.03)vs. 0.02(0.01, 0.03),P=0.497]。PCI术后16 h时,同对照组相比,RIPC组患者术后hs-cTnI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5倍、10倍、15倍、20倍的患者比例均显著减少(P值均<0.05),RIPC组患者4a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44.0%vs.56.7%,P=0.018)。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RIPC、LVEF是4a型心肌梗死的保护因素,年龄、空腹血糖、糖尿病、吸烟史是其危险因素。结论:在接受择期PCI并置入DES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PCI术前2 h RIPC能够显著降低PCI术后hs-cTnI水平及4a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