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骨膜蛋白(PN)水平变化及其与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8例行PCI治疗的ACS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PN水平,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血清PN水平与心功能和长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血清PN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 05);性别、年龄、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 1c)、肌酐(Cr)、尿素氮(BUN)、冠状动脉病变数、置入支架数与血清PN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 05),血清PN水平与Killip分级存在明显相关性(P<0. 05),与尿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 n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脑钠肽前体(Pro-BNP)无明显相关性(P>0. 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力衰竭、复合终点事件有明显相关性(P<0. 05);血清PN水平与心脏性猝死、非致死性脑卒中、再发胸痛、缺血再入院无明显相关性(P>0. 05)。结论血清PN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未来可能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帮助了解ACS的发展状况及预后,作为判定心功能及长期预后的指标。
-
单位郑州颐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