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9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不同手术时机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骨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75例9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21例,女性54例,年龄9099(92.35±2.60)岁。股骨颈骨折3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41例。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入院后48 h内手术,n=27)、延迟手术组(入院后4872 h手术,n=18)、晚期手术组(入院后72 h以后手术,n=30)。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后,身体条件好者早期手术治疗;身体条件差、基础疾病严重者适当延迟手术,给予损害控制。搜集并分析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包括术前评估情况、基础疾病、手术相关指标等,比较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不同时期死亡率、生存曲线的异同。结果早期、延迟和晚期手术组原发病数量分别为(3.04±1.91)、(4.06±1.59)、(4.13±1.61)种,晚期手术组多于早期手术组(P=0.019);心源性基础疾病分别为6、4、15例,晚期手术组高于早期手术组和延迟手术组(P=0.044);伤前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分别为(68.89±8.70)、(67.50±8.95)、(62.83±7.73)分,晚期手术组明显低于早期手术组(P=0.008)。晚期手术组住院时间多于早期手术组和延迟手术组(P<0.05)。3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骨折类型,麻醉方式,手术方式等一般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1、3、6个月死亡率,生存曲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基础疾病严重、身体条件差的9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适当推迟手术同时全面评估其风险、纠正机体紊乱是安全、有效的,其术后生存状况可达到与身体条件较好的早期手术患者等同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