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嗅三针”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障碍(SAH CI)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以及海马组织GSK-3β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嗅三针”干预对SAH CI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嗅三针组各8只。采用枕大池注血法复制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模型。嗅三针组选取印堂和双侧迎香穴进行电针干预,1次/d,连续针刺10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评估大鼠认知能力,HE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的形态变化,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海马组织中GSK-3β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跨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神经元细胞排列紊乱,有坏死空洞区出现,细胞间隙变大,细胞形态受损,出现了细胞核固缩变形、细胞碎裂的现象;海马组织内GSK-3β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嗅三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细胞形态较模型组有所改善,胞核形态基本正常,细胞疏松情况减轻,损伤部位得到修复;GSK-3β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嗅三针”干预改善SAH CI大鼠的认知能力,其机制可能为减少海马组织中GSK-3β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SAH CI。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