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漢末的五斗米道從巴蜀漢中遷徙到中原,永嘉之亂時再從中原遷徙到江南地區,漢末五斗米道與晉宋天師道是一源單綫的傳承,這幾乎已是早期道教史中一個固定的論述模式。本文認爲降曹之後的五斗米道,很難再保有自己的宗教組織形態;永嘉之亂時從北方傳到江南地區的道教組織,主要是來自青徐兗豫諸州信奉"大道"的南渡流民。東部地區的"大道"信仰源自漢末的太一崇拜,舆五斗米道不同。從地域和信仰上,都可説明兩晉之際傳入江南的道教組織,並非來自巴蜀漢中的五斗米道。這些青徐之地的北方流民,被晉、宋政府集中在京口、晉陵一帶,給予户籍和賦税政策上的特殊待遇,也是理解《三天内解經》《陸先生道門科略》等六朝天師道經典的重要歷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