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范围主要影响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属于现代难治病之一,临床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其主要症状。中医并无此病名,根据症状往往将其归为泄泻、痢疾、滞下、肠癖、脏毒等范畴,病理因素多为湿、热、瘀、毒。病性为本虚标实。病位一般在肠,但可涉及多个脏器,病程较长,一旦发病往往伴随终身,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相火理论是中医特色理论之一,首见于《黄帝内经》,相火起于命门,寄于肝、胆、三焦等脏腑,可以温通脏腑,裨助生化之机,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谢晶日教授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相火理论与溃疡性结肠炎有着密切的关系,相火离位则妄动为病,相火失位、相火过亢、相火虚衰为相火的3种病理状态,均会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谢晶日教授以相火理论为基础,根据病因病程及患者体质的不同,从清化湿热、调和肝脾、益肾壮火3个方面论治本病,使相火归位,病邪去,诸证自安,临床疗效颇丰。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