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支架置入后管腔扩大机制的血管内超声研究

作者:吴小凡; 郭成军; 杨娅; 迟云鹏; 何东方; 赵林; 卢春山; 张晓江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3, 29(12): 901-903.
DOI:10.13201/j.issn.1001-1439.2013.12.009

摘要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比较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药物支架(DES)置入后血管管腔扩大的机制。方法:对58例UA和44例SA患者于支架置入前、后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分析DES置入前、后血管管腔和外弹力膜以及斑块体积变化。结果:DES置入后2组均伴有斑块减少和血管正性重构,UA组血管管腔扩大41%源于斑块减少,59%源于血管正性重构,而SA组分别为20%和80%。与SA组比较,UA组DES置入后斑块体积减少更明显[(25.9±20.5)mm3∶(10.9±7.7)mm3,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斑块减少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的独立预测因子(OR=4.821,95%CI:1.572~19.384,P=0.015)。结论:与SA患者比较,UA患者DES置入后斑块体积明显减少,且伴随CK-MB升高,UA患者DES置入后伴随斑块减少及其继发的远端微栓塞减少。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