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影像解剖学依据研究

作者:刘振生; 王鸿生; 孙勇; 匡雄伟; 魏庭丰; 周龙江; 吴臣义; 王友伟*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1, 40(11): 2188-2192.
DOI:10.13437/j.cnki.jcr.2021.11.030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脑膜中动脉(MMA)栓塞治疗CSDH提供影像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本院的CSDH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头颅CT血肿分型、MMA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超选择性血管造影表现、MMA栓塞术中透视影像、术后数小时头颅CT血肿密度变化、1~6个月头颅CT随访血肿直径改变等。结果 60例CSDH患侧81支MMA平均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1.53±0.24)mm vs.(1.20±0.21)mm,t=9.410,P<0.001],39例单侧CSDH患侧MMA平均直径明显大于健侧MMA直径[(1.52±0.30)mm vs.(1.19±0.22)mm,t=11.745,P<0.001]。MMA直径增粗程度与血肿厚度无关,MMA后支增粗与否与血肿累及范围有关。10例12支超选择性MMA造影及栓塞治疗,9支可见MMA分支末端浅淡"棉絮样"染色,栓塞过程中透视可见斑片状对比剂滞留;3例术后4~6 h复查头颅CT均可见血肿内明显对比剂渗漏沉积、密度增高;术后1~6个月头颅CT随访血肿直径均逐渐缩小。结论 MMA可能是CSDH外膜新生血管的主要供血动脉,是血肿进展或外科手术后复发的主要责任出血动脉来源,上述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MMA栓塞治疗CSDH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