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大样本量数据分析,对2009年新版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系统下不同分期的子宫浆液性腺癌进行预后比较,并对其临床病理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中2010~2013年诊断为子宫浆液性腺癌并行根治性手术的1997例患者,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并比较不同分期患者的总生存率,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因素包括诊断时间、年龄、FIGO分期(2009年)、分化程度、人种、肿瘤大小、切除淋巴结个数、阳性淋巴结个数、腹水细胞学结果。结果子宫浆液性腺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Ⅰ期79.3%,Ⅱ期59.8%,Ⅲ期46.7%,Ⅳ期18.0%,不同分期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扩展到亚分期上,除ⅢB期外,不同分期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基本按照分期程度递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肿瘤大小(HR1.522,95%CI:1.250~1.852)、切除淋巴结个数(HR0.709,95%CI:0.547~0.920)、阳性淋巴结个数(HR1.037,95%CI:1.013~1.061)、腹水细胞学结果(HR2.517,95%CI:1.931~3.282)是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水细胞学阳性对子宫浆液性腺癌的预后影响较大,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考虑作为针对子宫浆液性腺癌的分期标准。
-
单位玉林市妇幼保健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广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