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城市地铁路网加密和噪声敏感点增多,环境振动引发的二次结构噪声问题愈发严重。在开展结构噪声测量和评价工作时,若采用不同评价指标,其结果往往不一,因此,亟需探究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与联系。通过开展某高层建筑室内二次结构噪声测试,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几种常用标准和导则中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1)A计权声压级评价方法较为普遍,但其低频占主导时消减过多,100 Hz以下频段可适当参考DIN 45680—2020中相应的校正方法,改善A计权对低频部分的消减作用;(2)相较于常用的等效连续A声级,GB/T 50355—2018等标准采用1/1倍频程等效声级作为评价指标,频域范围多级评价指标更能突显噪声的频谱特性;(3)ISO 14837—1:2005采用最大A声级更能反映列车运行对敏感人群的睡眠影响程度,考虑到夜间噪声是投诉热点,建议降低夜间地铁沿线住宅100 Hz以上频段最大声级限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