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对肋骨隐匿骨折及细微骨折好发部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行64排螺旋CT检查的肋骨隐匿骨折及细微骨折患者。首次CT检查在骨折发生1周内,后期以每周为单位进行CT复查,并以薄层骨算法重建图像为基础,结合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CPR)等各种后处理技术,对患者不同时期复查新检出骨折的发生情况及发生部位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在伤后1周首次行CT检查,共检出骨折594根。所有患者获得至少6周的随访复查,有29例多次复查与首次检查存在差异,纳入到差异组。差异组在第3、4、6周复查时新检出隐匿性骨折分别为16、28、8根。统计显示,隐匿性肋骨骨折好发于骨小梁、肋骨角及肋内/外缘,细微性肋骨骨折好发于肋骨角、肋内/外缘及肋软骨处。隐匿性骨折与细致性骨折在骨小梁、肋内缘、肋外缘的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骨小梁、肋骨内外缘、肋骨角、肋软骨等部位易发生隐匿性及细微性骨折,临床需着重加强上述部位的CT检查,并在伤后2~4周内注意复查,以减少误诊漏诊率。
-
单位石家庄市第三医院; 河北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