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射频消融治疗合并重度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陈漪; 周俭; 樊嘉; 王征; 史颖弘; 王晓颖; 葛宁灵; 任正刚
来源: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7, 16(02): 159-163.
DOI:10.3760/cma.j.issn.1673-9752.2017.02.010

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RFA治疗合并重度肝硬化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88例合并重度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术中探查,依据患者肿瘤情况及肝硬化状态选择行部分肝切除术联合术中RFA或行单纯RFA。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情况、肝门阻断情况、手术切除肿瘤数目、RFA肿瘤数目。(2)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3)随访情况。(4)无瘤生存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肿瘤毁损情况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1)手术情况:18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74例行部分肝切除术联合术中RFA,114例行单纯RFA。11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6例同时行右肾上腺切除术,1例同时行胃大部切除术,无围术期死亡患者。18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3±1.4)h,术中出血量为(64±4)mL,无术中输血患者,均未行肝门阻断。手术切除肿瘤数目为:1个者61例,2个者13例,总计切除87个。RFA肿瘤数目:1个者123例,2个者58例,3个者6例,4个者1例,总计RFA 261个。(2)术后恢复情况:188例患者中,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19例,其中大量胸腔积液7例,大量腹腔积液5例,腹腔出血3例,严重局部感染3例,大量胸、腹腔积液1例,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188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61±0.20)d。(3)随访情况:188例患者中,182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218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术后1个月复查增强MRI,174例患者肝肿瘤完全毁损,肿瘤完全毁损率为92.55%(174/188)。随访期间46例患者死亡。188例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9%、96%、86%;无瘤中位生存时间为31个月,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77%、41%。(4)无瘤生存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FP、肿瘤数目、手术方式是影响合并重度肝硬化肝癌患者行开腹RFA术后无瘤生存的相关因素(χ2=5.623,4.744,7.293,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FP>20μg/L、手术方式为部分肝切除术联合术中RFA是影响合并重度肝硬化肝癌患者行开腹RFA术后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RR=1.523,1.615,95%可信区间:1.0562.198,1.0062.594,P<0.05)。结论术中RFA治疗合并重度肝硬化肝癌患者安全可行,其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选择合适病例能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术前AFP>20μg/L、手术方式为部分肝切除术联合术中RFA是影响合并重度肝硬化肝癌患者行开腹RFA术后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