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武夷山土壤在不同植被类型下理化性质及可蚀性k值的差异,本文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先锋岭(常绿阔叶林)、挂墩(杉竹林)、挂墩(茶园)、坳头(竹林)为研究对象,采样后对土壤剖面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和变化规律,并采用侵蚀—生产力评价模型(EPIC)计算土壤可蚀性K值。测定数据以及研究结果表明:同个土层茶园和杉竹林有机质含量最高,竹林次之,常绿阔叶林最少;黏粒含量大小顺序与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大致存在正相关,黏粒含量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各剖面的有机质含量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整体剖面有机质含量减幅茶园>杉竹林、竹林>常绿阔叶林;茶园的土壤酸性最强;粉黏比常绿阔叶林>茶园>杉木林>竹林;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四个剖面土壤可蚀性K值先增大后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