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乳果糖对小儿功能性便秘(FC)的疗效。方法将92例儿童FC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多饮水、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训练排便习惯和进行适量活动等基础治疗。实验组患儿加用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0.5g/次,2次/d,温水冲服)联合乳果糖口服液(5mL/次,2次/d,口服)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相同用法及剂量的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均连用6周。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和粪便性状分级的变化,并评估其临床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便秘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2.97、2.16,均P<0.05),粪便性状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t值分别为3.67、2.42,均P<0.05),且实验组便秘症状评分、粪便性状分级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8、2.43,均P<0.05);总有效率实验组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X2=5.06,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中分别出现不良反应5例(10.87%)和3例(6.52%),症状均较轻,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血清NO和VI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实验组:t值分别为2.89、3.27,均P<0.05;对照组t值分别为2.19、2.39;均p<0.05),且实验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t值分别为2.21、2.32,均P<0.05)。结论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FC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明显改善其粪便性状,降低便秘症状评分,降低血清NO和VIP水平,改善肠动力障碍,且安全性亦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