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以腰椎钉棒系统为引导进行类竖脊肌平面阻滞的可行性,观察其在后路腰椎融合术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拟行后路腰椎融合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对照组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以腰椎钉棒系统为引导的类竖脊肌平面阻滞。评估两组患者术前6 h及术后6、12、24、48、72 h术口周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术后72 h内追加止痛药的人数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多模式镇痛管理下,观察组术后6、12、24、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前6 h及术后72 h VAS评分相似(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追加哌瑞昔布钠的人数分别为1人、8人,追加盐酸哌替啶的人数分别为0人、4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2 h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路腰椎融合术多模式镇痛中应用腰椎钉棒系统引导的类竖脊肌平面阻滞,可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症状,减少术后追加止痛药物的使用,安全性好,可操作性强,利于术后早期快速康复。
- 单位